圣金刚无相文殊师利菩萨法门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606|回复: 1

只是每天做早晚課還不能叫做修行,真正的修行必須有一先決條件,就是要「入人群」。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帖子

11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1

最佳新人

发表于 2018-5-21 11:56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這篇是慈濟的文章,但後學覺得寫的很好.有空的可以參考內修與外行

內修就是「修心養性」,外行就是「端正行為」。只是內修無外行,或只是外行無內修都不能叫做真實義,
唯有內修與外行雙軌並行、相輔相成才是「真實義」,也就是真實法,這才是大乘的佛法。


有一位念佛數10年的老菩薩,由於晚年罹患失智症,造成有時會言行舉止突然失序而情緒失控,也因動怒而口出重話。念佛時雖心情平靜,然而一天之中真正的平靜只能維持念佛時的數10分鐘,其他大部分時間心靈多處心猿意馬、妄念紛飛的境地之中,家人也對此束手無策。念佛也好,學佛也好,如果所學佛法不能在生命的過程中甚或關鍵時刻發揮「佛入我心,法入我行」的妙用,那念佛、學佛又是為哪樁?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人生課題。

有一次我隨師行腳,幾位大企業家一早即來拜見上人,一群弟子承歡上人膝下,以歡喜心聆聽上人開示說法。8點多一行人向上人告假要去上班時,上人給予叮嚀說道:「回去賺世間財,回來做功德。」並緊接著說:「我說的功德不是指錢財,而是身體力行。」言簡意賅告訴我們佛法是要拿來實踐,唯有實際體驗才能體悟佛法的真理大綱。功德是靠做來的,不是靠求來的。「功德」是人家饑餓的時候我們適時給他一碗飯,人家凍寒的時候我們適時給他衣服穿。「功」是內能自謙;「德」是外能禮讓。所以,內修就是「功」,外行就是「德」。能內修也能外行才叫做「功德」,也才叫做「修行」。以此類推,內修就是「修心養性」,外行就是「端正行為」。只是內修無外行,或只是外行無內修都不能叫做真實義,唯有內修與外行雙軌並行、相輔相成才是「真實義」,也就是真實法,這才是大乘的佛法。

只是每天做早晚課還不能叫做修行,真正的修行必須有一先決條件,就是要「入人群」。做早晚課是內修,走入人群是外行,兩者兼顧也能齊頭並進才是心行平等。

修於內、行於外是內外並重、不落兩邊、不偏不倚的不二法門。內修就是「四弘誓願」,外行就是「四無量心」,
意即「內修誠正信實,外行慈悲喜捨」之意。同理,內修就是「深入經藏」,外行就是「深入苦難」。
內修就是「大徹大悟」,外行就是「大慈大悲」。內修就是「福中修慧」,外行就是「見苦知福」。
內修就是「改變自己」,也就是自救;外行是「影響別人」,也就是救人。內修就是「對己妙用」,外行就是「對外度眾」。
內修就是「信解」,外行就是「行證」。內修就是「求法」,外行就是「用法」。內修就是「上求」,外行就是「下化」。
內修就是「信受」,外行就是「奉行」。內修就是「自度」,外行就是「度他」。內修就是「自覺」,外行就是「覺他」。
內修就是「正己」,外行是「正人」。內能調心,外能化緣;先內後外,雙軌並行、相輔相成、依中道而行,
謂之「福慧雙修、悲智雙運」。這就是心有正道、行在中道的「中庸之道」,也是探求真實法的真實之道。

只是每天做早晚課還不能叫做修行,真正的修行必須有一先決條件,就是要「入人群」。做早晚課是內修,走入人群是外行,兩者兼顧也能齊頭並進才是心行平等。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也還不保證一定可以往生,還要有「信、願」。信、願、行是行於菩薩道上的3大條件,如鼎之三足,缺一不可。生前很會念都還不一定可以往生,何況是往生後靠別人念。所以,靠別人念不如靠自己念,自己念不如自己做,這也是一種正思維。

內修外行必須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行住坐臥、開口動舌、舉手投足及待人接物中一步一腳印在生活中去落實與印證。修行不能離開人群,一離開人群就沒有什麼法好修了,所以才說「解行並重」。

釋迦佛之前沒有佛法,卻有90多種不同教派,彿看到那時候有些人修行不究竟,但究竟的方法又在哪裡呢?佛陀花了6年的「身」苦修,最後放棄了,從「心」開始走入人群。慢慢地,佛陀不只在人群中覺悟,心也跟宇宙結合,心包太虛成為宇宙大覺者。所以,修行不能離群獨居,不能當自了漢,關起門來自修還不夠,究竟之道還是要走入人群。身能外行那是動,心能內修那是靜,所以內修是「靜」,外行是「動」。動靜要互相搭配,如此才有可能「身在人群,心是獨處」,即使事繁也能心閑。身的獨處簡單,心的獨處則不易。心的獨處不是孤寂或孤僻,而是與紛亂的境界不沾染,這是心離境的平靜與喜悅,也就是「對境無心」以及「德不孤,必有鄰」的意涵。此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必須身體力行,以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去實際體驗才會有所心得。

如果在生命歷程中或到了晚年,因老、因病或因逆境、障礙的磨難而令所修之佛法起不了作用,那畢其一生或平日所修之佛法的價值又何在?這是學習過程中很大的警惕與省思。佛法講因緣、重次第,必須「心」中有佛之後,還要「行」中有法。一旦佛法與生活全然結合,生活中就沒有明顯的佛法了,此時「內心」與「外行」裡應外合,無有輕重、高下、內外之分別,謂之「心行平等」,此及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的美妙境界。

內修外行必須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行住坐臥、開口動舌、舉手投足及待人接物中一步一腳印在生活中去落實與印證。修行不能離開人群,一離開人群就沒有什麼法好修了,所以才說「解行並重」。從基本做起,漸漸有了心得,慢慢的也就能體會上人所開示:「靜思法脈要入心,慈濟宗門要入行」的真實義了。


159

主题

1167

帖子

0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0

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灌水天地

发表于 2018-5-22 09:12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
感恩分享!


随喜护持南摩圣妙香医菩萨摩诃萨法门,合十

Nama ārya gandha-sugandha-bhisajy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sattvāya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圣金刚无相文殊师利菩萨法门

GMT+8, 2024-4-28 00:48 , Processed in 0.088468 second(s), 4 queries 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